一位23歲年輕女性,原本就有偏頭痛問題,但因發生次數不太頻繁,且仰賴吃藥效果也很好,因此不曾就醫。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患者,也容易因動脈粥狀硬化,促發心肌梗塞,有民眾在討論區分享「自己年輕時飲食不正常,一周有好幾天都吃魯肉飯、泡麵,造成三高,後來上班胸痛,送到醫院才發現是心肌梗塞」,提醒大家要謹慎飲食,以防對身體造成不可回復的傷害。「1病徵」常被誤認肌肉痠痛 過來人分享自救法喝1種酒能改善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並非冬天的專利,夏天也可能因為天氣過熱、水分補充不足,導致血液濃稠甚至出現血管堵塞情形。(圖/《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提供)「年長者」也是心肌梗塞的高危險族群之一,隨著年紀漸長,血管也會跟著逐漸硬化、老化,增加堵塞風險,就有網友在留言區發文表示「我爸爸前幾個禮拜也是突然心肌梗塞,結果緊急做心導管才發現塞得亂七八糟」,建議大家要隨時關心家中的長輩,特別是年過50歲的男性。心肌梗塞危險族群三高提升病發機率觀察近6個月內網友針對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的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網友大多關注「三高族群」的相關健康狀況。如果你也是以上的高風險族群,也請好好留意自己身體的變化,降低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糖尿病易有併發症天氣太冷太熱都會影響血管健康「糖尿病患者」也必須更加留意自己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根據統計,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併發症、甚至進一步死亡的原因便是心臟血管相關疾病。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NOW健康)延伸閱讀:心肌梗塞發作前有6大前兆。由於高血糖容易造成血管管壁病變,因此糖尿病患者罹患心肌梗塞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不少,有網友留言奉勸大家正視糖尿病所導致的其他問題,「我阿公自從罹患糖尿病後就開始洗腎,但洗腎非常傷心臟,今年冬天,在1次的降溫中就因急性心肌梗塞離開了」,認為千萬不要把糖尿病當成一般病症,應該要好好服藥、控制飲食,否則併發症可能造成致命。歌手Yappy的快嘴饒舌、動感節奏,瞬間炒熱現場氣氛。
傳統元素結合流行音樂 「山、河、海」展現客家魅力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於11日盛大開幕,週五開始,一連三天舉行開幕晚會,分成山、河、海不同主題,透過旅程,帶出客家人的生活,最後一起邁向世界,象徵客家文化遍地開花,有超過40組表演接力登場。圖/台視新聞客博會為期66天。圖/台視新聞樂團A_Root同根生。傳統元素,揉合流行音樂,碰出新火花。
2023世界客家博覽會11日盛大開幕,展開為期66天的活動,而從週五晚上開始,連續3天舉辦開幕晚會,透過豐富多元的視覺、聽覺饗宴,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客家文化環保局強調,依據環保署「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車道速限50公里以下路段、管制標準為86分貝,速限50到70公里路段、管制標準為90分貝,超標可依噪音管制法規定,裁罰金額最低1800元、最高3600元。
環保局指出,為讓民眾重視環保、節能減碳與提高環境品質,若發現汽機車行駛間有噪音擾寧的情況,可提供明確的時間、路段、車號,並將清楚照片(或影像檔)上傳至環保署噪音車檢舉網站,經查證屬實將通知車輛到檢,檢測不合格者將依法開單,按次處罰。在硬體設備部分,環保局已成功向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及環保署爭取補助共5台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架設點位將依環保署選點原則及歷年陳情件數進行評估,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補助2台預計10月底前完工,環保署補助3台預計11月底前完工。為擴大維護夜間寧適環境及改善高噪音車輛擾民問題,環保署已於今年6月30日公告增訂加重裁罰規定,針對夜間時段(晚上10點至翌日上午6點)或特定噪音管制區(學校、圖書館、醫療機構周界外50公尺內)進行機動車輛稽攔(查),超過噪音管制標準者,將直接裁罰最高金額3600元。環保局說明,為提高辦理機動車輛噪音執行效益,透過建置使用中車輛噪音檢驗合格雲端資料系統,新增「比對黑名單功能」,主動出擊針對轄區內5處固定式車牌辨識系統的大數據進行比對,進而篩選再改管車輛。
環保局表示,為強化高噪音車輛執法成效,今年同步提升軟硬體雙重量能。另針對既有固定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升級搭配AI判管技術,以更快速且精準篩選出未使用原廠排氣管車輛。環保局長江盛任指出,新竹市目前有3處固定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1區1處),以及2套移動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據統計今年1至7月共拍攝4萬2604輛次,透過「系統設備」及「人工判定」雙重判讀,違反噪音管制法告發處分246輛,通知限期改善171輛。新竹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說明,高虹安表示,為加強取締轄內不當改裝車輛製造噪音與飆車噪音情形,除固定每月與環警監聯合稽查攔查至少4場次外,暑假期間更透過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與中部7縣市執行聯合稽查作業,擴大稽查執法區域範圍並同時執法,以提升稽查取締成效,特別提醒行駛車輛,只要「不超速、不改裝、勿不當操駕」,就不會因高噪音情形而受罰。
為了嚇阻高噪音車輛問題,新竹市長高虹安指示,即日起新竹市全面啟動「靜城專案」,除了執行既有「受理檢舉系統通知到檢」、「環警監聯合稽查攔查」、「聲音照相科技執法」3大管制措施外,同時納入「聯合中部7縣市擴大聯合稽查作業、聲音照相科技執法搭配AI判管技術、加重裁罰改裝噪音超標車輛、透過歷年檢驗資料庫比對黑名單」4大策略,以科技執法提高稽查取締效果,讓改裝及不當操駕的車輛無處遁逃,維護市民生活品質環保局表示,為強化高噪音車輛執法成效,今年同步提升軟硬體雙重量能。
在硬體設備部分,環保局已成功向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及環保署爭取補助共5台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架設點位將依環保署選點原則及歷年陳情件數進行評估,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補助2台預計10月底前完工,環保署補助3台預計11月底前完工。新竹市政府發布新聞稿說明,高虹安表示,為加強取締轄內不當改裝車輛製造噪音與飆車噪音情形,除固定每月與環警監聯合稽查攔查至少4場次外,暑假期間更透過中台灣區域治理平台,與中部7縣市執行聯合稽查作業,擴大稽查執法區域範圍並同時執法,以提升稽查取締成效,特別提醒行駛車輛,只要「不超速、不改裝、勿不當操駕」,就不會因高噪音情形而受罰。
環保局強調,依據環保署「機動車輛噪音管制標準」,車道速限50公里以下路段、管制標準為86分貝,速限50到70公里路段、管制標準為90分貝,超標可依噪音管制法規定,裁罰金額最低1800元、最高3600元。環保局指出,為讓民眾重視環保、節能減碳與提高環境品質,若發現汽機車行駛間有噪音擾寧的情況,可提供明確的時間、路段、車號,並將清楚照片(或影像檔)上傳至環保署噪音車檢舉網站,經查證屬實將通知車輛到檢,檢測不合格者將依法開單,按次處罰。環保局長江盛任指出,新竹市目前有3處固定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1區1處),以及2套移動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據統計今年1至7月共拍攝4萬2604輛次,透過「系統設備」及「人工判定」雙重判讀,違反噪音管制法告發處分246輛,通知限期改善171輛。環保局說明,為提高辦理機動車輛噪音執行效益,透過建置使用中車輛噪音檢驗合格雲端資料系統,新增「比對黑名單功能」,主動出擊針對轄區內5處固定式車牌辨識系統的大數據進行比對,進而篩選再改管車輛。為了嚇阻高噪音車輛問題,新竹市長高虹安指示,即日起新竹市全面啟動「靜城專案」,除了執行既有「受理檢舉系統通知到檢」、「環警監聯合稽查攔查」、「聲音照相科技執法」3大管制措施外,同時納入「聯合中部7縣市擴大聯合稽查作業、聲音照相科技執法搭配AI判管技術、加重裁罰改裝噪音超標車輛、透過歷年檢驗資料庫比對黑名單」4大策略,以科技執法提高稽查取締效果,讓改裝及不當操駕的車輛無處遁逃,維護市民生活品質。為擴大維護夜間寧適環境及改善高噪音車輛擾民問題,環保署已於今年6月30日公告增訂加重裁罰規定,針對夜間時段(晚上10點至翌日上午6點)或特定噪音管制區(學校、圖書館、醫療機構周界外50公尺內)進行機動車輛稽攔(查),超過噪音管制標準者,將直接裁罰最高金額3600元。
另針對既有固定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升級搭配AI判管技術,以更快速且精準篩選出未使用原廠排氣管車輛躍升十大死因第三名慢跑散步、跳舞練太極拳,是很多銀髮族的日常,但國人的平均壽命在悄悄下降中。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醫師姜冠宇指出,新冠疫情其實還是有兩波以上的影響,也不要小看去年兩波疫情,社會調整措施之下的影響,疫情一年下來沒有檢查,結果大腸鏡一做,發現那個原本在追蹤的息肉,就變成癌症了。台北/魏于恬、胡偉倫責任編輯/殷名慧。
從各縣市來看,平均壽命以台北市的83.75歲最長壽,由北往南遞減,而台東縣的76.46歲則是最低。內政部公布,國人去年平均壽命只有79.84歲,較前年相比,大減1.02歲,也是最近十年來最大降幅。
因為死亡人數較多,連帶降低不健康民眾的存活年數。內政部公布國人去年平均壽命僅79.84歲,較前年大減1.02歲,是歷年來極大降幅。但疫情不只影響到國人平均壽命,也連帶讓國人的「不健康餘命」,也會跟著減少。最好的情況,還是用健康餘命,推展平均壽命,才能讓人活得久,也能活得好。
姜冠宇表示,今年可能健康餘命還是會回升,疫情的影響之下,其實不健康餘命的那些人口,大量的縮減。推測主要原因,是去年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爆發,新冠死亡人數高達1.4萬人,躍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名,除了疫情影響外,也和人口老化有關係。
醫師推測,最大的關鍵,就在去年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台灣人平均壽命少1.02歲 以台北市最長壽而去年全國多達20.8萬多人死亡,也遠高於疫情前的每年大約17萬多人。
去年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高達1.4萬人,一口氣躍升十大死因第三名,僅次於癌症、心臟疾病推測主要原因,是去年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大爆發,新冠死亡人數高達1.4萬人,躍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三名,除了疫情影響外,也和人口老化有關係。
台北/魏于恬、胡偉倫責任編輯/殷名慧。但疫情不只影響到國人平均壽命,也連帶讓國人的「不健康餘命」,也會跟著減少。躍升十大死因第三名慢跑散步、跳舞練太極拳,是很多銀髮族的日常,但國人的平均壽命在悄悄下降中。內政部公布,國人去年平均壽命只有79.84歲,較前年相比,大減1.02歲,也是最近十年來最大降幅。
因為死亡人數較多,連帶降低不健康民眾的存活年數。醫師推測,最大的關鍵,就在去年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
內政部公布國人去年平均壽命僅79.84歲,較前年大減1.02歲,是歷年來極大降幅。去年新冠肺炎死亡人數高達1.4萬人,一口氣躍升十大死因第三名,僅次於癌症、心臟疾病。
最好的情況,還是用健康餘命,推展平均壽命,才能讓人活得久,也能活得好。姜冠宇表示,今年可能健康餘命還是會回升,疫情的影響之下,其實不健康餘命的那些人口,大量的縮減。